隨著與中國貿易爭端的不斷升級,美國增加液化天然氣出口的計劃前景堪憂。據了解,這場由特朗普發動的保護主義和自由貿易之間的貿易戰,已為計劃在美國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兩州增加液化天然氣出口產能、隨之投入數百億美元并雇傭數萬員工的計劃投下陰影。
近日,道達爾集團首席執行官Patrick Pouyanné表示,與中國的貿易戰對于液化天然氣出口商來說將是“非常糟糕的消息”。
澳大利亞LNG公司正在準備開發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出口液化天然氣的項目,但該公司與中國意向買家的出口談判因兩國貿易爭端而陷入停滯。
盡管目前中國列出的擬對美征收關稅的商品清單中并不包括液化天然氣,但美國出口商均在擔心液化天然氣也將成為中國的征稅目標。
中國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通過天然氣管道和輪船進口741萬噸天然氣。這使中國今年前5個月天然氣進口總量達到3490萬噸,而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在此期間日本天然氣進口總量為3450萬噸。我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
貿易大戰使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前景堪憂? 我國卻可笑而不語!!除了美國,我們購買天然氣的渠道仍然可以支持我國的能源消耗。特別是去年年底,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在俄羅斯境內正式投產,讓中俄收獲無數艷羨的目光。
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施工現場
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實施的首個海外特大型項目,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北極液化天然氣(LNG)項目,被譽為“鑲嵌在北極圈上的一顆能源明珠”。該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生產液化天然氣1650萬噸,每年將至少有400萬噸液化天然氣運往我國市場,這不僅將帶動俄羅斯能源產業和邊疆地區發展,還能夠豐富我國清潔能源供應,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
中俄聯手合作的全球最大北極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將使得我國這種被動的尷尬現狀得以大大改觀,而誰想再用能源卡住中國的脖子,就十分費勁了。
2018年3月29日,第八屆北京國際天然氣技術裝備展覽會(CING2018)和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石油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18)在北京圓滿閉幕。本屆展會共持續三天,展出面積達9萬平方米,吸引來自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800家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6家,國際展團18個。據統計,本屆展會的參觀觀眾達11.7萬人次,來自國內外的行業專家、企業代表齊聚,共謀行業發展。
2019年3月27-29日,第九屆北京國際天然氣技術裝備展覽會(cing2019)將繼續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招展活動已經開始。明年3月,我們京城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