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天然氣大會——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22石油石化展)在深圳國際會 展中心(寶安)開幕。
由東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三亞海洋油氣研究院共同完成的“現役石油井架及海洋結構裝備安全評價關鍵技術”,經翟光明院士 、張來斌院士、李陽院士、曹春曉院士等11位資深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團一致評定,獲得“cippe展品創新金獎”,并經由中國石油科技管理部 評審鑒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由于陸上井架經常拆裝運輸、海洋井架與結構裝備常年處于高鹽海洋腐蝕環境,鉆井作業動載、超載作用、海洋環境颶風巨浪等因素的影響,井 架及海洋結構裝備在服役期間易產生變形、疲勞、裂紋和銹蝕等各種損傷,導致井架及海洋結構裝備承載能力及耐久性大幅降低,嚴重影響著陸海油氣鉆 探開發生產的安全。“現役石油井架及海洋結構裝備安全評價關鍵技術”,通過實物原型/室內模型/數字模型的試驗研究、宏觀(變形)與微 觀(裂紋)損傷檢測、數字孿生模型仿真試驗,并按照強度穩定理論判據給出了井架及海洋結構裝備安全承載科學客觀評價,同時對井架及海洋結構裝備 的各種損傷提出了修復建議。此技術經大量實踐驗證及推廣應用,證明是科學可行的。該項技術創新了實物模型與試驗裝置、損傷識別檢測技術、結構性 能測試技術、數字孿生與 安全評價技術,為確保陸地與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
此項技術累計授權專利6件,制修定標準規范3項,發表論文30篇。
自2016~2021年來東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三亞海洋油氣研究院項目組共檢測各型井架446部,其中對330部在役的井架提出了降級使用意見、 對5部在役的井架提出報廢意見,并及時核銷,消除了安全隱患。項目組在海上其他檢測方面,完成了中海油1部海上鉆機底座檢測、23部海上吊機檢測、3 個海洋平臺結構監測,2個陸地終端管線監測。為確保陸上與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安全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為各油田的安全生產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服 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