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頁巖氣田油基鉆屑處理后含油率(有機污染物比例)在3‰以下,遠低于2%—5%的北美標準。”6月22日,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安全環保部高級主管周澤軍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
這是《中國新聞》“數說中國經濟”系列報道在氣田采訪的一個鏡頭。
CCTV-4中文國際頻道是中央電視臺唯一一個面向全球播出,以新聞為主導、薈萃各類節目精華的綜合頻道,其新聞報道的專業水準和權威性,為社會各界廣泛認同。《中國新聞》“數說中國經濟”系列報道是該頻道的一個品牌欄目,通過對國家不同產業的報道,解讀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潛力、內生動力、發展活力和調控能力。
該系列報道的其中一集是從長江經濟帶的生態修復入手,通過拍攝生態環境保護案例結合員工現場采訪,體現中國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績,以及生態建設對未來中國綠色發展起到的作用。
一直以來,涪陵頁巖氣公司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著力把中國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打造成綠色低碳工程、生態和諧工程、環保示范工程,因而廣受中央媒體青睞,此次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記者團專程趕赴氣田采集新聞素材。
記者來到涪陵頁巖氣田1號油基鉆屑處理中心,拍攝油基鉆屑的前期收集儲存、中期無害化處置、末端資源化利用過程。該中心是涪陵頁巖氣公司聯合國內多家科研院所、環保公司,開展油基鉆屑無害化處理技術攻關和研究,實現了技術和裝備上的突破,成為國內首家頁巖氣油基鉆屑熱解吸無害化處理應用單位,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在焦頁68號平臺周邊的農田,也是涪陵頁巖氣田的一處環境監測點,采訪團在雨中取景:四周青山環繞,井場與農田貫通的溪水涓涓潺潺,清澈見底,田里玉米長勢旺盛,在雨水的洗刷下更加翠綠。
在焦頁27號鉆井平臺,記者團對氣田的鉆井“井工廠”工藝、淺層清水鉆井作業,以及“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清潔生產方式進行了拍攝和采訪。一幕幕真實場景,讓記者團對涪陵頁巖氣田實現水體保護有效、廢水重復利用、工業廢水零排放贊嘆不已。
據了解,涪陵頁巖氣田開發區域分布在重慶市涪陵、南川、武隆等地區,是長江經濟帶上游重要的生態保護區,涪陵頁巖氣公司嚴格按照新《環境保護法》和集團公司《綠色企業行動計劃》具體要求,將清潔生產、綠色開發融入氣田鉆井、壓裂、試氣、采氣等生產全過程,實現了安全環保工作“四無”目標,先后獲評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工廠、重慶市環保誠信企業,是“氣化長江經濟帶”的重要資源,更是“綠化長江經濟帶”的踐行者和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