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嫩江盾構接收井施工現場,嫩江主河道盾構工程平巷段管道安裝順利完成。至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嫩江穿越工程主體全部完工。
由于中國油氣進口格局與俄羅斯進行油氣開發所催生的資本與技術需求,中俄油氣領域合作步伐不斷加快,中俄兩國合作迎來了歷史性機遇,已簽署了諸多大型合作項目。中俄油氣能源合作的迅速推進離不開兩國政府高層的大力推動,俄羅斯允許外國資本進入能源行業上中下游的背后既有經濟考量,也有政治考量。“一帶一路”“歐亞經濟聯盟”“冰上絲綢之路”使中俄政治互信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為兩國油氣能源領域的大項目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氛圍,兩國油氣合作的意愿愈加強烈。
多方面因素造就兩國合作契機
近年來,我國原油消費量穩步攀升。受國家多項環保政策發布、煤改氣工作進展迅速等因素推動,天然氣市場十分火熱。2018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9%;天然氣進口量顯著增長,對外依存度達43.4%。而俄羅斯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構成了中俄兩國能源合作的基礎。以石油為例,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俄羅斯已探明儲量為146億噸,位居歐洲第一;俄羅斯石油產量為1143.8萬桶/日,產量僅次于美國與沙特阿拉伯。中俄兩國油氣市場客觀現狀促使兩國積極互通有無。
自2014年以來,西方制裁造成經濟局面惡化,俄羅斯政府放寬了外國資本投資本國油氣行業的限制。隨后中俄上中下游全方位能源合作進展迅速,擴大與中國能源合作規模成為俄羅斯擺脫當前經濟困境的重要突破口。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馮玉軍表示,近年來,國際能源戰略格局正經歷著歷史性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是技術進步和供需變化導致的結果,不僅造成了油氣價格的劇烈波動,也將對能源地緣政治和國際能源合作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
長期以來,原油出口是俄羅斯出口創匯的重要途徑,其煉廠主要以滿足本國需求為主,設施和技術相對落后。全球石油市場正在美國頁巖革命的推動下發生根本性變化,油價長期處于相對較低水平,使得資源國通過出口原油獲得的收入大幅減少,附加值更高的石油產品逐漸受到青睞。受制裁影響,俄羅斯煉化企業無法從歐美企業獲得煉廠升級所需的資金和技術,這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進入俄羅斯市場提供了機會。
中俄開展油氣領域全方位合作
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從上個世紀末便開始了。其間,兩國不但石油貿易實現了從無到有,而且實現了運輸方式從單一的鐵路運輸到鐵路、管道、海運等多渠道運輸的轉變。雙方石油貿易量快速增長。
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1070.6億美元,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增幅達到27.1%。石油和天然氣是中俄重要合作領域,2019年將會是中俄兩國合作的“豐收年”。今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化學集團等企業啟動了與俄羅斯油氣領域全方位合作。
6月7日,中國石油與諾瓦泰克股份公司在圣彼得堡簽署了《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與諾瓦泰克股份公司關于入股“北極LNG2有限責任公司”的購股協議》。根據協議,中國石油國際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將收購北極LNG2項目10%的股份。
同日,中國海油也宣布,與諾瓦泰克簽訂股權購買協議,將收購北極LNG2公司10%的股權。北極LNG2是中俄實施亞馬爾LNG項目后的又一合作延續。北極LNG2項目位于俄羅斯格丹半島北部的薩爾馬諾夫凝析氣田,計劃建設三條LNG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產能為660萬噸/年,預計在2023~2025年期間分三期建成投產。
6月5日,中國石化、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和俄氣銀行在莫斯科簽署了在中國境內設立天然氣貿易合資公司的關鍵條款協議。根據協議,該貿易合資公司將從諾瓦泰克公司的合同組合中購買液化天然氣資源,銷售給中國市場的終端客戶。當日,中國石化與西布爾控股有限公司在莫斯科簽署阿穆爾天然氣化工項目框架協議。按照協議,中國石化將在該項目中擁有40%股份。雙方將共同努力,將阿穆爾項目打造成為兩國能源合作向下游石化領域延伸的典范。中國石化還與西布爾簽署了行業合作協議和西布爾西西伯利亞石化項目產品分銷協議。雙方將在開展西布爾西西伯利亞石化項目出口中國市場聚乙烯產品的銷售合作。
今年6月,在第二十三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簽署俄羅斯油氣控股公司帕亞哈油氣田項目合作協議。中國化學集團作為該項目的EPC總承包商,工作范圍主要包括建設6塊油田原油處理工藝裝置、年吞吐量為5千萬噸的原油裝運碼頭、410余千米的原油壓力管線、750兆瓦電站及罐區等。
中俄油氣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正處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是我國未來重點發展的主體能源之一。近十年,我國的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我國天然氣進口量逐年上升,安全穩定的天然氣進口來源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至關重要。我國化工企業具備先進天然氣化工技術,但國內天然氣資源供應緊張、價格偏高。俄羅斯企業的天然氣化工技術相對較弱,但天然氣價格低廉,雙方可以充分發揮互補優勢,在俄羅斯開展天然氣化工合作,將雙方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從單純的貿易擴展到全鏈條,實現天然氣合作的一體化。俄羅斯不僅緊鄰我國的新疆地區,而且也毗鄰我國的東北地區,中俄邊境口岸眾多,兩國能源供應十分便捷。由于兩國擁有非常長的共用邊界線,兩國鋪設的能源管道不僅距離短而且安全性能高,既節省了能源運輸的時間,又降低了能源運輸的成本與風險。“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旨在實現各國的互聯互通與互利共贏,“一帶一路”倡議為中俄油氣領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歷史契機,兩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可以實現能源的互聯與互通,促進雙方經濟增長。
我國獨特的地質條件造就了國內石油企業應對復雜條件下油氣勘探開發的能力,而且我國的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和工程裝備也走在世界前列,有能力在國際油氣勘探領域有所作為。東西伯利亞和海上都是未來重要的資源區。為了加大這些地區的勘探開發力度,俄羅斯油氣企業尋求對外合作的門檻已有所降低,我國企業參與這些地區上游項目的窗口期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