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周的12月初,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正式投產通氣。
這條同時采用超大口徑、高鋼級、高壓力,具有世界級水平的能源大動脈,因為連接俄羅斯資源與中國大市場而備受關注。
10月16日,中國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長嶺段(北段)實現全線貫通,“中俄、天然氣管道、能源合作”已經成為網絡熱搜高頻詞,相關報道多達幾十萬條。
11月13日,中俄領導人在巴西利亞會見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即將投產通氣,期待兩國能源領域更多戰略性大項目落地開花。
而在此之前的11月11日,俄羅斯總統助理也發布預告,俄羅斯總統普京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2月通過視頻連線啟動中俄東線對華供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則在11月12日回答記者提問時確認: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是兩國元首親自商定并關注的中俄能源合作重大戰略性項目,對深化兩國全方位合作,促進兩國利益融合具有重要意義。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項目預計于今年12月投產通氣,屆時將舉行相關儀式慶祝這一重要項目建成。
毫無疑問,中俄兩個大國的“官宣”引發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歐洲媒體、美國媒體關注到兩個問題,一是中國2018年進口天然氣9038.5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而俄羅斯每年的天然氣產量約為2800萬噸,才占據了全球需求量的6%。二是除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竣工外,中國石油企業還參與了亞馬爾LNG項目,未來一段時期,俄羅斯將成為中國天然氣進口增量的最大來源。隨著中俄合作密切,雙方在天然氣領域優勢互補,合作前景廣闊。
國內媒體中國能源報、中國化工報等更加關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對中國來說是對進口氣源的有效補充。
在管道一期工程連通的黑龍江、吉林,當地媒體更是標注“重磅”發布,對中俄東線“氣化龍江一大步,振興東北有動力”充滿期盼。
這一切,都使即將投產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提前進入“高光時刻”。
中俄東線管道項目是中國石油與俄氣公司的聯合項目,包括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起自科維克金氣田和恰揚金氣田,沿途經過伊爾庫茨克州、薩哈共和國和阿穆爾州等3個聯邦主體,直達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中俄邊境,管道全長約3000公里,管徑1420毫米。管道一期工程建設自恰揚金氣田至中俄邊境管段,長度約2200公里,之后還將建設連接科維克金氣田與恰揚金氣田之間的管道二期工程,長度約800公里。
中國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從黑龍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經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9個省、市、自治區,全長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全線分北段、中段、南段進行建設。目前已完成的北段工程包括一干三支,線路全長1067公里。
其實,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從2014年簽署協議到2015年管道開工,從2017年工程建設全面提速到今年10月16日北段貫通,每個重要節點都引發了媒體關注。
10月29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新聞處官宣,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完成注氣。恰揚金油氣田的天然氣已被輸送到布拉戈維申斯克地區的邊境配氣站。而塔斯社則報道稱:“管道干線部分已經做好向中國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準備。”俄氣公司也進一步明確,將在12月初對華輸氣。
11月15日,中國石油管道公司作為運營方,舉行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儀式媒體吹風會,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以及能源行業媒體、黑龍江、吉林當地媒體悉數到場,了解管道連線調試及投產通氣的最新進展。
從全線建成到預備投產,中國石油、俄氣公司準備好了;從俄羅斯恰揚金氣田到中國長嶺的中俄天然氣管道準備好了。這意味著,來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天然氣,一周后將經“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從我國黑龍江省黑河市入境,先期抵達東北地區,并接連天然氣管網。隨著日后全線建成投產,氣源將途經9個省、市、自治區,實現俄氣資源與我國東北、京津冀和長三角等地區需求旺盛的天然氣市場相對接,并與我國現有區域輸氣管網實現互聯互通,為我國提供清潔優質的天然氣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