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0iu2"></strike>
  •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中俄攜手構建能源合作新格局

    時間:2021-12-01 16:36 來源:中國石油報 點擊:

    11月29日,第三屆中俄能源商務論壇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兩地舉行。論壇由中國石油集團和俄羅斯石油股份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國家能源局與俄羅斯總統能源發展戰略和生態安全委員會為協調單位。中俄兩國100余家單位、300余位代表參加論壇。與會代表討論了中俄油氣、新能源、電力、清潔能源、煤炭、核能等領域的合作,并就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發展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擴大俄中天然氣領域合作 實現長期氣候目標的要素

    布爾米斯特洛娃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管委會副主席

    俄中能源合作有地緣優勢和互補性。之前我們簽署的《俄中東線供氣購銷合同》拉開了兩國天然氣合作的序幕,未來我們應進一步深化天然氣領域合作。

    中國已經提出改變國家能源消費結構的"雙碳"目標。考慮到天然氣在助力中國實現碳中和進程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我們認為有必要向中國天然氣市場提供新的供氣來源。俄氣公司向中國合作伙伴提出了各種增供天然氣的方案。目前全球能源市場價格高企的形勢,驗證了俄中雙方選擇價格可預期的長期供氣協議的正確性。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比較穩定。在歐洲,俄羅斯管道氣是支撐歐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俄羅斯對華供氣后,相信中國的消費者已經感受到了俄羅斯天然氣的優勢。目前是中國合作伙伴擴大采購俄羅斯天然氣的有利時機,中國經濟將在未來數十年因此受益。我相信,作為實現中國經濟和氣候目標的有效工具,天然氣在中國能源轉型中將占一席之地,俄氣公司將與中國伙伴進行長期互信合作。

    人工智能技術對能源領域未來發展的影響

    華志剛 國家電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我國人工智能應用在能源領域滲透率快速增長,相關技術已經滲透到多種能源全產業鏈。展望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對能源領域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革新能源領域的商業模式。人工智能未來將對能源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建模,評估其最佳運行參數和模式,打造能源系統運營新業態。同時,將分布式單一能源進行耦合,轉化為系統性的綜合智慧能源,按不同能源品位高低進行綜合互補利用,以取得最合理的能源利用效果與效益,催生能源協同利用新模式。

    二是護航能源系統的安全運行。通過挖掘能源系統監測數據,準確預測能源供需變化和系統可能出現的故障,以降低能源系統運維檢修成本,實現能源系統的智能維護,有效預防各類能源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提高能源安全生產水平。

    三是賦能能源行業智能化升級。預測用能行為、評估用能狀態,為能源使用的錯峰管理和負荷管理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實現能源企業與能源用戶的智能互動。替代人工完成能源生產高強度高風險工作,逐步實現能源廠站的少人甚至無人值守,打造智慧無人能源廠站。

    四是助力能源行業碳中和。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碳監管環節,幫助政府監測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預知政策執行效果。同時可將其滲透到碳排放環節、碳捕捉與儲存環節,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效率,幫助尋找碳捕捉材料和碳儲存地址。

    "風光氫儲融一體化"模式及實踐

    李大鈞 國家能源集團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一體耦合即統籌考慮新能源、氫能、綜合智慧能源、儲能、產業基金等業務有效協同發展,補充、延長、強化產業鏈。風光帶氫指的是以盈利性較好的新能源項目作為支撐,培育氫能與綜合智慧能源兩個增長極。在氫促風電、太陽能方面,發揮中國氫能聯盟優勢,聯合伙伴單位布局"新能源與氫能耦合"大基地項目,加快推動"綠電""綠氫"產業應用。發揮產業基金的杠桿作用,吸引各方資本,降低資金壓力,分散投資風險,聯合伙伴獲取優質資源,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與資源保障,實現產融結合。

    大基地是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手段。2020年,我國已在吉林、河北、內蒙古、甘肅、新疆、江蘇沿海等地區建成數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光伏基地。近期,國家和地方也正在積極推動國家級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風光大基地是我國新能源發展的重要趨勢,但消納和配套是大基地發展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內蒙古巴盟地區已經建成500萬千瓦的風電、光伏基地。

    海上風電資源豐富、布局集中,具備大規模開發的先天優勢,是繼陸上風電之后的新焦點,是新能源未來發展的主戰場之一。國華東臺海上風電項目實現了我國海上風電建設領域多項技術創新和突破,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國華以加氫供應為切入口,逐步向全產業鏈布局,以制氫、氫儲運、加氫為主營業務,同時利用基金布局燃料電池、裝備制造等領域。

    在氫能發展方面,俄羅斯在資源稟賦、基礎設施、應用市場等方面具備很大優勢,并在國家層面制定了戰略規劃,有望成為全球主要氫氣出口國之一。下一步,國華將加大歐洲尤其是俄羅斯可再生能源開發力度,聯合俄方建設中俄綠氫基地,探索多場景示范應用,共建東北亞清潔氫氣市場。

    電網智能化數字化管理

    克拉夫琴科 俄羅斯統一電力聯邦電網股份公司數字化轉型副總經理

    技術爆炸式增長、新的消費行為模式不斷涌現,將對能源轉型產生巨大影響,需要引起重視。俄羅斯2050年前碳中和發展戰略的目標之一就是所有行業的數字化以及在消費者終端引入新型發電和能效技術。這意味著俄羅斯電力電網將掀起深刻變革,對增強電網的敏捷性、機動性和可觀察性提出新的挑戰。

    20世紀中葉,各國標準不統一給系統運行帶來了很多問題。因此我們成立了聯合工作組,在制定國家標準以及協調解釋國際標準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數字"標準在過去5年間份額從10%增長到30%。俄羅斯能源企業和制造企業正在建立一個自動化的信息系統,基于國際電工委員會61970/61968    (CIM)的通用技術條件和專業管理組件創建統一的通用信息模型,確保我們內部與其他組織之間自動信息交換。

    統一的標準是行業技術管理平臺的第一要素,是確保高水平運行和網絡安全的基礎。只有標準統一,才能真正實現兩國企業產品的相互開放,這個過程應該是雙向的和互利的。

    展望未來,數字能源發展問題的主要任務應該是開發企業參考架構和模型;開發統一的模型庫,實現設備和系統的數字孿生;為兼容性和網絡安全創造試點、創建可信站點對應的注冊表項。

    能源電力清潔低碳發展路徑研究

    張運洲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

    為實現凈零排放和清潔低碳發展,建議電力行業按照2028年前后碳達峰、2050年前后深度低碳、2060年實現零碳電力系統三個階段進行規劃。

    在碳達峰階段,約70%新增電能需求由非化石能源發電滿足,2028年前后碳排放達峰。在深度低碳階段,碳達峰后進入2至3年平臺期,之后減排速度整體呈現先慢后快的下降趨勢。2050年前后,隨著新能源、儲能技術經濟性進一步提高和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商業化應用規模擴大,電力系統將實現深度低碳。在碳中和階段,即到2060年,電力系統實現零碳,CCUS規模達到7.8億噸。

    具體行動上應注意六個關鍵問題。一是能源電力清潔低碳發展不等于簡單地去煤電,煤電將逐步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并逐步推進自身減污降碳。二是大力發展新能源,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分階段優化布局。三是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積極安全有序地發展核電,適度發展氣電,合理統籌儲能發展。四是分布式發電、微電網與大電網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大電網基礎平臺作用,支撐新能源跨越式增長。五是推動終端用能形成多元化格局,充分發揮不同能源品種的互補特性,構建多元化終端用能體系,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降低主要靠單一能源品種滿足需求帶來的短缺風險。六是加強科技創新。能源電力清潔低碳發展高度依賴科技創新,必須超前謀劃、統籌安排關鍵技術研發。

    新時代中國新能源發展前景展望

    趙增海 水電水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

    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5.9%,可再生能源占比13.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新能源作為可再生能源代表發展成績斐然,表現為開發規模持續擴大,利用水平顯著提升,裝備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完備的全產業鏈集成制造體系,政策體系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占72%。2019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開始成為我國電量增量主體,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轉型中的作用凸顯。

    新能源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離不開幾代新能源人的共同努力和奮斗。20世紀70年代及以前初步孕育;20世紀80年代與全球同時起步,處于先行先試、探索培育階段,在能源結構中處于補充地位;200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實施,新能源進入快速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快車道;"十四五"及以后,新能源成為能源轉型發展的主流方向,在能源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預計到2050年占能源消費總量的一半左右。

    展望未來,能源領域要在做好節能和提高能效的基礎上,加快電能替代和清潔替代;燃料以生物質能等為主,減少對燃料的依賴。"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增量將占一次能源消費增量50%以上,將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新能源發電量增量將占全社會用電量增量50%以上;新能源發電裝機增量將占總裝機增量60%左右。未來新能源發展將逐漸與信息產業、交通產業和油氣產業等融合。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姜士宏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

    要繼續推動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革命。在能源消費方面,中國將繼續以能耗雙控推進節能提效。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和轉型升級。在能源供給方面,積極推動非化石能源提速發展,大力發展新能源,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在能源技術方面,強化應用基礎研究,積極謀劃能源領域前沿技術布局。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攻關和推廣,提高能源領域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在能源體制方面,加快電力市場建設,建立品種完善、內部協調、銜接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全面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

    建議中俄雙方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合作。一是推動雙方在電力互聯互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擴大清潔能源的利用為目標,組織開展中俄及東北亞地區電力互聯互通的技術交流和聯合研究,提出推動區域內電力互聯互通的路線圖。二是加強能源技術創新合作和標準對接。深化雙方在清潔能源技術創新領域的合作,圍繞智能電網、儲能、氫能、電制燃料等領域開展先進技術的聯合研發,促進先進技術的規模化部署和應用。三是加強智庫交流合作。搭建中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交流與合作平臺,聚焦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定期組織雙方智庫機構開展專題交流、能力建設等活動。四是深化清潔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在清潔能源項目投資、產能合作、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優勢,深化雙方在清潔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全方位合作,發揮清潔能源對關聯產業的帶動作用,推動雙方清潔能源產業的深度融合。

    石化領域項目實施的合作機遇

    奧古力揚 俄羅斯外經銀行副行長

    對于俄羅斯外經銀行來說,俄中合作非常重要。俄中經濟發展重要的是相互支持、相互協作。

    俄羅斯外經銀行在對外合作方面已經有幾十年的經驗,例如通過融資幫助俄羅斯汽車制造業及其他相關企業出口。中國企業擁有獨特的融資渠道,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原料產業的融資。

    我們關注對俄羅斯境內石化產品大規模生產項目的融資服務。目前融資項目主要是聚乙烯生產和天然氣加工方面,其中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我們也擁有支持能源企業發展的融資措施和機制。中國將是我們最大的戰略性合作伙伴。

    我們擁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如之前合作的紅星造船廠大噸位船舶建造項目、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項目、阿穆爾天然氣化工綜合體項目等。    我們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如通過項目聯合融資、實施本幣結算、使用俄羅斯銀行電子金融服務系統,以及聯合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框架內的項目等,進一步擴大金融機制、金融工具等領域的合作。

    碳監管的發展和碳市場的形成

    潘諾夫 俄氣銀行第一副總裁

    國際社會、國家和企業都在試圖同時解決全球性氣候問題和提升經濟競爭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工具有兩大類:一是行政措施,目的是直接限制人類活動所導致的碳排放;二是經濟或市場激勵機制。經濟工具包括設立碳排放價格、規定碳交易配額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減排工具。目前,全球世界各地運行的碳定價機制超過60種,覆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僅為22%,全球碳排放機制不統一將會影響減排效率,不利于解決環境問題。

    俄中兩國正在積極采取措施降低能耗。今年7月,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俄羅斯也在研究制定碳排放交易系統。兩國實行這些措施的共同目標是實現低碳轉型。這既迎合全球碳中和趨勢,又是環保的要求。俄中能源出口商以及跨境排放機構也都受到這種限制。就以往經驗來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有效工具是政府通過經濟政策,即通過浮動碳排放交易價格引導企業行為。通過經濟方面的政策引導和鼓勵措施,企業碳排放成本將不斷提升,政府應向能源企業尤其是大型能源生產商傳遞明確信號,引導企業主動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平衡促進碳減排的經濟手段和行政監管措施。中國是這個方面的典范。俄中兩國需要同步,相互承認對方的碳排放制度,以攜手應對全球碳市場的要求。

    開發性金融助力能源領域"雙碳"目標及綠色金融合作

    郝耀輝 國家開發銀行行業一部總經理

    我國"雙碳"目標提出后,國家開發銀行在能源領域先行先試,率先發力,為扎實推進能源領域改革發展進行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一是緊抓重點領域,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重點行業信貸投放,制定《支持能源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工作方案》,并預計在"十四五"期間設立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專項貸款,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二是以產品創新為動力,為能源領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高綜合金融服務。比如,發行"碳中和"專題綠色金融債券,引導社會資金進入綠色金融領域,提高綠色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便利性。三是把綠色理念貫徹到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參考聯合國全球契約相關指南,建立一套完整的環境和社會影響評價體系,完善國際業務授信評審制度。同時,積極支持境外清潔能源和民生項目,按照國際生態環保理念和相關法規,引導、約束企業開發、建設、運營項目,推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針對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建議一方面要提高項目環境的可持續性,打造綠色包容的"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擴大雙邊、多邊綠色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要加強碳定價機制和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國際宏觀協調。在統一的碳排放核算體系下,共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中俄能源合作具有顯著的互補優勢,近年來在油氣、電力、煤炭、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一體化合作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未來,我們將以綠色金融服務為抓手,為推動兩國能源合作進一步走深走實,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字:董宣 李小松 黃祺茗 陳欽強 魏楓 圖片:金添 劉洋 曹彥)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99re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99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AV毛片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9988|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久热爱精品视频在线|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www.午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