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對能源提出越來越高的需求,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步伐也隨之走的更快、邁的更遠。同時近年來國際油價的持續攀升,刺激大量資金投向油氣開采領域,新一輪石油行業的發展高峰已經到來。石油裝備作為行業前沿領域,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石油裝備前景廣闊 中國制造走向海外
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之一,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占據重要地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調整和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綱要指出,要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經濟,確立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同時強調要加強重大技術成套裝備研發和產業化,推動裝備產品智能化。相關政策的推進實施,將為我國石油石化裝備企業提供廣闊的市場和上升空間。
政策利好為行業發展提供指引的同時,國際油價的持續增長也助推了石油石化裝備產業的迅猛發展。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石化設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019家快速增至2023家,將近翻了一番。全行業資產總額從674.16億元增長到2005.6億元。五年間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均增長了3倍以上。新產品產值、出口交貨值、利潤總額等指標的增長均在兩倍以上。據專家預計,這種發展勢頭將在未來五年得以保持甚至有所上升,對于國內正處在高速發展期的石油裝備企業而言,國內外石油市場存在巨大潛力。
2011年6月,殼牌董事會首次訪華,與中石油簽署全球合作協議并成立合資建井公司。據悉,殼牌公司將攜近百億美元采購大單投向中國石油裝備市場以降低成本,提高投資效益。可見,隨著國內石油裝備產業的不斷發展成熟,部分優質產品已逐步應用到全球各大油田及油服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水平和明顯的價格優勢贏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國際石油巨頭將目光投向中國,采購重心正逐步向中國市場偏移。近年來國際石油巨頭的采購團隊頻現國內石油裝備展會也可佐證。
國內石油企業對海外市場的大幅拓展也成為帶動國產裝備走向國際的有力推手。“十二五”伊始,國內三大石油公司不約而同的將目光聚焦到海外市場,以中石油為例,“十二五”產量規劃總額4億噸油氣當量中,海外油氣作業當量將占據“半壁江山”,達到2億噸油氣當量。如此大規模的海外市場開拓戰略,預示著對裝備領域的龐大需求。據了解在2012年3月,中石油中東石油部協調局將組織海外項目經理、采購主管及中東多個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人參觀cippe石油裝備展會,有針對性的對優秀設備供應商進行考察和甄選。
石油裝備業供需齊漲 cippe成全球最大交易平臺
一方面是來自石油裝備行業旺盛的采購需求,一方面是亟待投入市場的優質技術設備,每年一屆的行業展會恰恰為采購方和供應商搭建起直接對話的平臺。cippe石油展成功舉辦十一屆,是業內公認最權威、最專業、最盛大的行業例會。2011年cippe石油展吸引了來自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家企業,展出面積達80000平方米,專業觀眾40000人,成為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裝備大會。同期舉行的國際石油石化產業發展論壇,緊隨行業發展,對熱點話題、發展思路、前沿技術等進行深入探討,與展覽會共同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近年來隨著參展商數量和質量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際石油巨頭現身展會參觀采購。據不完全統計,來到cippe展會現場的國內外采購團體累計達到500余個,僅2011年3月第十一屆cippe石油展三天,共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總額超過22億美元。據組委會介紹,2012年cippe石油展上,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殼牌石油、道達爾、俄氣、俄油、挪威石油、巴西石油、中石油等均將派出大型采購團到會考察,國內石油裝備企業將迎來行業盛宴。
需求決定市場,技術搶占先機。國內石油裝備行業即將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只有緊扣行業脈搏,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發揮低成本批量化的傳統優勢,才能搶占高端市場、完成由大到強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