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對石油裝備行業以及替代能源來說,可能蘊藏著新的機遇。記者從多位專家及行業協會了解到,高油價會吸引更多石油企業投入勘探開發,大大提升石油裝備的需求景氣,對行業意味著較大利好。
一般而言,在油價上升過程中,石油裝備會成為受益行業。在高油價背景下,全球主要石油廠商均持續加大勘探力度,石油裝備需求也會持續活躍,由此給相關企業帶來更多訂單。而隨著國際油價近期大幅上揚,油氣上游勘探開發也有望再度升溫。
“對石油裝備市場來說,高油價是絕對的利好。”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記者說。
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一位副會長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高油價對石油裝備行業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如明年3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就很可能在國際油價走高的拉動下成為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裝備大會,而展會火爆的背后正反映了行業因高油價變得炙手可熱。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朱森第認為,國際油價上漲對石油裝備行業的影響會有一定滯后性,而從2008年上一輪國際石油大牛市的情況來看,的確給石油裝備帶來非常明顯的提振。
分析師指出,國內的石油設備類上市公司主要有山東墨龍、江鉆股份、神開股份等,其中,山東墨龍可為石油、天然氣的開采提供全系列采油機械和相關設備,江鉆股份則擁有亞洲最大的油用鉆頭、麻花鉆頭研發和制造基地,預計都將從油價上漲帶來的商機中獲益。
另一方面,作為石油的替代產品,光伏、風電等替代能源也可能從油價上漲中獲益。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就認為,油價低的時候,新能源的價值得不到凸顯。一旦油價漲上去了,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市場化的推廣和應用也會提速。
“不過,這輪油價上漲對新能源尤其光伏市場的影響未必會很快顯現,預計這輪光伏行業低谷會延續較長時間,很難在短期內出現逆轉。”林伯強說。
當然,高油價對其他行業的抑制作用也十分明顯。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董秀成就指出,油價上漲對很多下游產業都會帶來深遠影響,對交通運輸、農業、化工等都意味著成本增加。
“其中,化工品的價格已完全市場化。如果下游消費打不開,則意味著高成本無法傳遞下去,行業自然會受到擠壓。”董秀成說。